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歲月寫在跳針裡


「昨日」種種都還在,但並非儲存在「記憶」裡頭。

往事壓縮成一些「點」,像黑洞,將妳捲入另一個時空(可能叫做「過去」),也像是強制性路標,要求妳走入歧途。屆時,理性停擺,妳也只能由「它」擺佈--可能表現成極大的快樂,或莫名的悲傷,或是聽不進別人說話自顧自地重複一些論點,腦袋不由自主的跑著另一套程式,或爆怒,或愛上誰......。

這些「點」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於是,當人接近生命的盡頭,時間將不再是線性,而是,無止無盡地跳針--掉入黑洞,黑洞中的黑洞,走入叉路,叉路中的叉路。

如果老了,所有的昨日都在活在今日,甚至佔滿了今日,以至於,一天有百分之90的時間在跳針,可以說是晚景淒涼,或老年癡呆嗎?還是,這就是歷史,大寫歷史,小寫歷史,個人的歷史?就像,當一個城市還小,可以像個年輕人一般自顧自地在向前的時間裡衝刺,今日,他老了,每一步向前的今日都不可避免的向後捲入昨日,更快的向前就更迅速的回捲,成為一個不停跳針的城市。

如果,啟蒙是個新生的孩子,懷抱著進步的夢想走向每一刻嶄新的未來,那麼今日,啟蒙之子是不是已經老了?而我們其實活在一個滿佈黑洞、叉路的不停跳針的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

著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