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有可能

1920年代梁潄溟與太虛法師之一場儒佛辯論,造就了太虛的回應西化與現代化的入世型的人生佛教。其徒弟印順法師將人間佛界帶來台灣。1980社運起飛的年代,印順兩弟子釋昭慧與釋證嚴之間關於佛教與社運的意見不同,造就了今日的慈濟去政治的社會服務路線。每一次辯論中思想的毫釐之差造成的行動之千里之遠還得從思想內部去仔細探究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

著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