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阿普三部曲之小路之歌Pather Panchali(1955) Satyajit Ray --2011.7.28



當攝影機傳入第三世界,被人拿起來拍攝的第一部影像故事總是傳統戲曲。然而,僅僅將「戲」攝入成「影」,稱不上現代。真正現代電影是尾隨著新興民族國家誕生的。第三世界的第一代電影導演,都會不由自主地追尋並實現一部包含誕生時刻的關於民族命運的電影。這種「不由自主」是歷史的驅力,你覺得有這樣的使命以一部電影來訴說一個民族的命運。《悲情城市》(1989),劇本這樣寫: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嗓音沙啞的廣播在臺灣本島偷偷流傳開來。
    大哥林煥雄(電影中叫林文雄)外面的女人為他生下一個兒子的時候,基隆市整個晚上停電,燭光中人影幢幢,女人壯烈產下一子,突然電來了,屋裡大放光明。」

孩子取名為林光明。光明在電影裏沒有現身,是生是死,有沒有長大都不知道。真正的主角是文雄的弟弟文清(梁朝偉飾),文清是個聾啞。像閩南話中的嬰吶,有眼無嘴。

小路之歌(1955),印度電影國父Satyajit Ray的阿普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時期。電影這樣這樣開頭:

時代不明,Bengal的鄉村裡。一位太太在天台上見一小女孩在園中偷水果,認為是鄰人Hori的女兒Durga,斥聲大罵。Durga的影子穿過林子逃跑。小路上懷孕的媽媽提著水桶去園中取水,那位太太放聲羞辱媽媽。Druga趁媽媽取水時蹦蹦跳跳回家,將偷來的芭樂放進看起來快一百歲的老姑婆的水果籃,再跑去將鐵桶裡的小貓們抱出來。老姑婆吃完飯掀開藍子,見藏在香蕉下頭的芭樂,開心地咧嘴笑,露出零星的牙,Durga和老姑婆相視而笑。媽媽回家將孩子偷竊的恥辱怪罪給老姑婆,將她趕出家門。一個夜裡,阿普出生了。Durga歡天喜地的將老姑婆領回。

「嬰兒阿普」的出場,揭幕在Durga偷水果上頭。偷,不是偷,是性格,是劫富濟貧,是拒絕那種財產,也是老人與小孩間的親密的共謀。

然而真正主角「童年阿普」這樣現身:

媽媽要姐姐叫小阿普起床上學,姐姐爬上床,搖搖裹在布堆裡的小鬼,沒動靜。趴上去,挖開布縫,露出一塊肉色的皮,用兩隻手指去撥。一隻眼睛睜開。接著,一整隻的阿普像桃太郎一樣蹦出來。

童年阿普第一次現身,就是他的一隻眼睛。

做為一個成功的bildungsroman,童年阿普在電影中是奇妙且神祕的。阿普不是那種典型的「小孩子」,妳總覺得他渾沌,有時像大人、有時像小孩、像是小孩的身體裏有大人,又像是大人有些孩子氣,屬於「未生」。

阿普的眼睛,像是把世界吸進體內的窗子。一個夜裡,阿普坐在爸爸身旁學寫字,媽媽幫姐姐梳頭,靜謐而幸福的空氣被遠方轟轟傳來火車的聲音打破,阿普眼睛睜的好大好大,沉著極了,肅穆極了,像要專注地把這聲音吸進靈魂一般。世界透過眼睛吸納進混沌的靈魂,這孩子將逐漸成為他自己。

阿普首部曲始於老姑婆與小Durga的分享偷竊的成果,也終結於她們之死。家破人亡後,爸媽決定從鄉村遷移到瓦拉納西,影片落幕前一家三口坐著馬車達達地前進。

自始至終,這家庭被貧窮壟罩著,貧窮歸貧窮,影片裏充滿了美的令人心碎的田園與人物風景,人物像神祉般各有其性格與命運。印度的故事一向不寫實,是神話性,每一場家庭紛爭都引涉古老的神話。這部電影介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姐姐Durga是女神的名字,她剛烈與濟世性格就是Durga,她生她死都是神。阿普不是。Apu,要念ㄡˇㄆㄨˋ,來自於他處並朝向未知,一個nowhere,阿普的命運於是註定將是邁向現代的。


Durga 與老姑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

著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