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納的日子跟班家羅很像,除了每日早、午、晚陪A與M守著小N吃飯──一下拜託的口吻"one bite, shonu(寶貝)!",一下子狗兒警告式低吼聲"Nayantara, one bite! nayantara!"──之外,就是上瑜珈課。
一位A親如媽媽的貓細(貓細,印度方言Marathi中的「阿姨」),叫比帕。她是位瑜珈老師。
比帕不是A的親戚,而是房東太太。故事說來話長,A的爸爸是淺都叔叔(叔叔在Marathi叫卡卡)大學同學,一家四口三十多年前向他們租房子。淺都卡卡是地方望族地主。A的爸媽租下他們僕人司機的小屋。這棟兩層樓的小房子依在淺都四層樓大宅後頭,一大棟一小棟,遠看像是大人與小孩。淺都生來害羞不善交際,像個小自閉兒,和A個性內向的爸爸特別投緣。作鄰居三十多年,兩家情同手足,五百盧比(三百元台幣)一個月的房租一點沒漲過,也沒人好意思開口說甚麼。
A的爸媽退休後搬到郊外開有機農場,房子還給比帕一家。比帕與淺都卻捨不得他們搬離,小屋子重新整修出租後特別留下四分之一,要他們進城時兩家一定繼續作鄰居。
我和W在普納的日子就住在那八十年石造小屋意義深重的四分之一裡。一個房間、一間廁所。床口對著比帕的後門。
住這麼近,比帕貓細的瑜珈課說甚麼是不可以翹的。
禮拜五到,禮拜六早上就被A逼去上課了。瑜珈教室在四樓,石造,很涼,上課時頗有石洞修行的專注感。
上完課,回到我們佔據的小小四分之一,我忍不住發洩起滿肚子不舒服。
那位瑜珈老師是比帕的大弟子,教學認真,也沒特別惹我,但我就是不開心。她講話口氣嚴肅,說明詳細,從呼吸、冥想到動作都有指示。用手扳我的腳糾正時,我從她的手感覺到一絲指責,像在說:「這樣不對。」
問題就在這裡:她有在「教」。她「教」得明顯認真,我心裡不舒坦。
瑜珈我上了快三年,第一次覺得不想學。
W說:「這大概是趙剛說的,台灣人反威權反到後來反一切權威。」我說:「心理學好像有個專有名詞喔,那個那個甚麼的......」
「權威違抗症」W後來想起來。
權威過敏症。它反映在過度的情緒反應上,大到一定程度,會想哭。
學習傳統領域中的技藝,師傅角色總是特別嚴厲。日本學琴者,不缺師傅用琴把徒弟頭敲破的「佳話」。瑜珈一樣,比帕貓細說以前她爸爸上課,動作不對他是用打的,比帕上課時也像罵小孩一樣的說:「我不是已經說過了嗎?怎麼你還作錯。」或者一面拉住你的腳一面說:「下次不准你在這樣還要我拉。」聽到這裡忍不住想,如果是這樣,我不要。無論你這門功夫能怎麼拯救我的肉體、生命、靈魂,我寧可不要。這樣看來,阿肥也是威權違抗症重症患者,老是聽他說曾和甚麼高僧奇人碰面,結果「無緣」,口氣卻帶有傲慢,意思是「我生、我死、我苦、都是我的事。怎麼樣?」痛到死也不肯看醫師的W可能病得更重。
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權威違抗症病得不輕。但一面也懷念起搬家羅的阿潤老師。
阿潤的課上來輕鬆,一班五六十人,人多好躲,躲在人群中,他做甚麼你做甚麼。我和W常常是躲在一角打混,每個動作強度、長度都打個幾折。他從來不解說,不指導你的心靈,不引導你的呼吸,只簡單的糾正你的動作。糾正時指令簡短,turn your shoulder!toes active!或是relax your face!即使你有一萬個錯誤,他大概只說一點。作到就作到,作不到他也就算了。
W說:「他好像把瑜珈純粹肢體化,像是一個木偶操控者,只是輕輕的拉一拉每個人身上的線。如此而已。」
大概是因為阿潤,我的瑜珈課才撐到今天,威權過敏症沒發作。
學的不知不覺、學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動作的名字、不懂其中的道理、甚至不知道學的究竟是哪一門哪一派,到第二年才知道老師的名字,到今天也不知道瑜珈班叫甚麼。沒和老師說過謝謝,更別提像一般瑜珈課上完,彎腰去摸老師的腳了。
阿潤鐵定是體會了甚麼放棄了「教」。記得他生日的時候曾經說過,他以前很嚴,後來改變了。說:「你說了一大堆,他聽不懂又有甚麼用,你越說他越緊張作的更差。」於是他發明一些輔具讓作不到的人也可以作,碰不到腳就用條繩子一邊套住腳一邊拉著;你倒立不了就用椅子,斜躺在椅子上。江湖人稱「chair man」,主席與椅子人。
當老師放棄了教,像我這種人卻接受了學。
我跟M說,有時候想想阿潤大概一輩子把自己交給瑜珈了,每天早上到晚都有課,全年無修,他好像沒有要你學會後可以在家裡自己作或開班授課,而是守住一個地方歡迎你來。像是承諾著:我會永遠在這裡,一直到死。你能來就來,來就作,作多少算多少,不能來也不跟我說抱歉。
說到阿潤有天可能會死,忍不住一點哽咽。
最近老想著有phd學生當徒弟的M問,他有徒弟嗎?
我想了想說,好像也沒有,他如果被請出國不在,他老婆代課,而如果真的有同學代課,也都差的可以,稱不上會瑜珈。恐怕,他也放棄了傳人這樣的事情了吧。
M說:這樣啊,那就有點sad了。
一位A親如媽媽的貓細(貓細,印度方言Marathi中的「阿姨」),叫比帕。她是位瑜珈老師。
比帕不是A的親戚,而是房東太太。故事說來話長,A的爸爸是淺都叔叔(叔叔在Marathi叫卡卡)大學同學,一家四口三十多年前向他們租房子。淺都卡卡是地方望族地主。A的爸媽租下他們僕人司機的小屋。這棟兩層樓的小房子依在淺都四層樓大宅後頭,一大棟一小棟,遠看像是大人與小孩。淺都生來害羞不善交際,像個小自閉兒,和A個性內向的爸爸特別投緣。作鄰居三十多年,兩家情同手足,五百盧比(三百元台幣)一個月的房租一點沒漲過,也沒人好意思開口說甚麼。
A的爸媽退休後搬到郊外開有機農場,房子還給比帕一家。比帕與淺都卻捨不得他們搬離,小屋子重新整修出租後特別留下四分之一,要他們進城時兩家一定繼續作鄰居。
我和W在普納的日子就住在那八十年石造小屋意義深重的四分之一裡。一個房間、一間廁所。床口對著比帕的後門。
住這麼近,比帕貓細的瑜珈課說甚麼是不可以翹的。
禮拜五到,禮拜六早上就被A逼去上課了。瑜珈教室在四樓,石造,很涼,上課時頗有石洞修行的專注感。
上完課,回到我們佔據的小小四分之一,我忍不住發洩起滿肚子不舒服。
那位瑜珈老師是比帕的大弟子,教學認真,也沒特別惹我,但我就是不開心。她講話口氣嚴肅,說明詳細,從呼吸、冥想到動作都有指示。用手扳我的腳糾正時,我從她的手感覺到一絲指責,像在說:「這樣不對。」
問題就在這裡:她有在「教」。她「教」得明顯認真,我心裡不舒坦。
瑜珈我上了快三年,第一次覺得不想學。
W說:「這大概是趙剛說的,台灣人反威權反到後來反一切權威。」我說:「心理學好像有個專有名詞喔,那個那個甚麼的......」
「權威違抗症」W後來想起來。
權威過敏症。它反映在過度的情緒反應上,大到一定程度,會想哭。
學習傳統領域中的技藝,師傅角色總是特別嚴厲。日本學琴者,不缺師傅用琴把徒弟頭敲破的「佳話」。瑜珈一樣,比帕貓細說以前她爸爸上課,動作不對他是用打的,比帕上課時也像罵小孩一樣的說:「我不是已經說過了嗎?怎麼你還作錯。」或者一面拉住你的腳一面說:「下次不准你在這樣還要我拉。」聽到這裡忍不住想,如果是這樣,我不要。無論你這門功夫能怎麼拯救我的肉體、生命、靈魂,我寧可不要。這樣看來,阿肥也是威權違抗症重症患者,老是聽他說曾和甚麼高僧奇人碰面,結果「無緣」,口氣卻帶有傲慢,意思是「我生、我死、我苦、都是我的事。怎麼樣?」痛到死也不肯看醫師的W可能病得更重。
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權威違抗症病得不輕。但一面也懷念起搬家羅的阿潤老師。
阿潤的課上來輕鬆,一班五六十人,人多好躲,躲在人群中,他做甚麼你做甚麼。我和W常常是躲在一角打混,每個動作強度、長度都打個幾折。他從來不解說,不指導你的心靈,不引導你的呼吸,只簡單的糾正你的動作。糾正時指令簡短,turn your shoulder!toes active!或是relax your face!即使你有一萬個錯誤,他大概只說一點。作到就作到,作不到他也就算了。
W說:「他好像把瑜珈純粹肢體化,像是一個木偶操控者,只是輕輕的拉一拉每個人身上的線。如此而已。」
大概是因為阿潤,我的瑜珈課才撐到今天,威權過敏症沒發作。
學的不知不覺、學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動作的名字、不懂其中的道理、甚至不知道學的究竟是哪一門哪一派,到第二年才知道老師的名字,到今天也不知道瑜珈班叫甚麼。沒和老師說過謝謝,更別提像一般瑜珈課上完,彎腰去摸老師的腳了。
阿潤鐵定是體會了甚麼放棄了「教」。記得他生日的時候曾經說過,他以前很嚴,後來改變了。說:「你說了一大堆,他聽不懂又有甚麼用,你越說他越緊張作的更差。」於是他發明一些輔具讓作不到的人也可以作,碰不到腳就用條繩子一邊套住腳一邊拉著;你倒立不了就用椅子,斜躺在椅子上。江湖人稱「chair man」,主席與椅子人。
當老師放棄了教,像我這種人卻接受了學。
我跟M說,有時候想想阿潤大概一輩子把自己交給瑜珈了,每天早上到晚都有課,全年無修,他好像沒有要你學會後可以在家裡自己作或開班授課,而是守住一個地方歡迎你來。像是承諾著:我會永遠在這裡,一直到死。你能來就來,來就作,作多少算多少,不能來也不跟我說抱歉。
說到阿潤有天可能會死,忍不住一點哽咽。
最近老想著有phd學生當徒弟的M問,他有徒弟嗎?
我想了想說,好像也沒有,他如果被請出國不在,他老婆代課,而如果真的有同學代課,也都差的可以,稱不上會瑜珈。恐怕,他也放棄了傳人這樣的事情了吧。
M說:這樣啊,那就有點sad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