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Independence day

今天8/15是印度獨立紀念日,也是坎蒂爸爸生日。

她們真愛國。前院掛起國旗,坎蒂媽媽說:「班家羅的風真懶惰,國旗看起來都沒有精神。」她問我們:「你們的獨立紀念日是甚麼時候?」我們說:「我們沒有獨立啊,但是我們有國歌、總統,只是世界不承認。」「唱你們的國歌來聽聽。」我和詠光死也不肯。坎蒂和媽媽就自己唱了起來。

她們坐在前庭的鞦韆藤椅上,國旗很沒精神地垂在中間,母女盪著鞦韆搖啊搖地輕吟國歌。


這首Jana Gana Mana,是泰戈爾在1911年寫的詩譜曲而成的,它不是讚頌建國之歌,而是呼喚獨立的詩。回家後我在網路上找youtube找的很生氣,很多版本已經被編成軍人仰首望天,國旗飛揚、雄壯威武的版本了。你知道它不是這種國家指揮的合唱曲。一百年前它就是那種屬於個人的小調,每一個角落都有一些母女、一些零零星星的團體,輕輕的在鞦韆上、庭院裡搖著搖椅、鞦韆唱的許願之歌,好適合清唱的歌。

我相信,是這樣來自角落吟唱著的涓涓細流造就這個國家的。

這個版本是稍微接近的了,還是有點生氣它太磅礡的配樂。九十歲阿嬤幸福的表情,和坎蒂與媽媽是一樣的。

泰戈爾朗誦詩的版本。

_______

詠光說,聽到人家唱國歌掛國旗,會很莫名其妙的有點緊張,擔心會發生甚麼事情。這大概就是台灣和國家之間永遠擺不平的關係吧。

2 則留言:

  1. 可以這樣唱一首歌還滿幸福的,想想,我還真哼不出一條有意思的歌。

    回覆刪除
  2. 茉莉花一度是李鴻章訪歐時的國歌也,只是歌詞被改了。如果國歌是茉莉花,我會願意唱很多。請見wiki:

    1896年,在清朝政府派遣李鴻章到歐洲訪問的時候,《茉莉花》就曾被臨時作為當時的「國歌」所演奏,只不過歌詞被改成了「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當時又被稱作《李中堂樂》。

    回覆刪除

追蹤者

著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