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米林師

我們喜歡幫老師同學取中文名,加加減減一些音,變成秘密代碼。例如詠光的指導老師,Milind,念'米另的','的'輕聲,我們叫他'米林德'或'米林師'。他是一個哲學家。茱蒂就說:He is such a gift ! 哲學家是給世界的禮物。

米林師向我們打聽過,他有個失聯的大學好友,台灣人,叫作"需後-物",我們不認得。在網路上查來查去,查到是個在政大教書的老師伍軒宏。他文章得了不少文學獎。一篇殘念筆記,講到米林師,that's it。


昨天米林師和他老婆Asmita請我們到家裡晚餐。原因不是詠光一直逃避老師,也不是甚麼秘密任務。原因很簡單,是neighbor 。

我們住很近,走路15分鐘。Asmita和我們上同班瑜珈,但一直沒機會好好打招呼。她邀我們晚餐彼此認識一下,畢竟是neighbor!

他們家很漂亮,玄關進去先是小書房,一個落地大書架,倆個書桌,一片門簾拉開後頭客廳加廚房,側面兩個房間,美式廚房與餐桌,但客廳裝置是印式,正中央大片空地鋪竹蓆,一塊大床墊與幾塊散落的坐墊方便大家圍圈圈坐地上,可躺可臥。

他們一家三口,女兒三歲,聊天時米林德偶爾會和小鬼滾在一塊方墊上看童話書。

我告訴米林師,物同學在林榮三文學獎得獎作品殘念筆記裡提到他。殘念筆記,預演彌留之際的人生回顧,種種心底惦記著的瞬間。物同學對母親、父親、女友們的殘念是很糾結、很沉的。但屬於米林師的部分夾著笑意。原文是:「還有幾則,輕微一點,似乎還有補救機會:要去加洗當年和Sanjay與Milind同遊中央公園和布魯克林植物園櫻花祭的照片,還有去印度南部的照片,都是陳年老影像了。」

據說,結婚時物同學還到印度來參加。

Asmita和米林師陷入紐約的生涯的回憶裡,這位Sanjay是個馬來西亞印中混血,長的就像個中國人,米林拿出他們的照片。還有一位'動'同學,米林師的室友,德國長大的中國人,一個gay與堅強的中國國族主義者,Asmita笑說:「我最喜歡他這個朋友,第一次去他家,我就看到布置的好別緻的廁所裡頭有Milind醜醜的牙膏。」物同學與動同學見面就吵架,動同學老說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Asmita說:「他所有的朋友都跟中國有關!」

他有東洋瘋,全世界最愛的導演是小津安二郎,第二愛侯孝賢,王家衛排行第三,米林師挑著眉舉起小指頭說:「薩亞吉雷頂多排第十!」

neighbor就有很多neighborhood話題,哪一間房子漂亮,哪個超市爛,哪裡買雞,哪裡買好優葛,哪裡有好咖啡。講到咖啡,我們提到賽風壺,隨即,四人像被下咒還是點穴,發出oh, cyphon的喟嘆,一時無語,彷彿各自回味著心中那杯賽風咖啡而醺醺然了。

殘念筆記也透露逛公園的訊息。米林德愛逛公園。他告訴我們說:「KR park,一定要去!那裡的樹很好!」這就怪了,詠光說,讚美公園通常是整體美,要不就是花美,很少說樹好的。這樹怎樣好法?找天去考察一下。

他們的小女兒Nayantara,三歲,很有戲劇細胞。聊天到一半,突然下起大雨,Asmita大叫一聲率先衝出去搶救衣服,米林師隨即奔上,小鬼跳上椅子很戲劇性的拉長音大喊:OH! CLOTHES!叫完,跳下椅子,也衝了出去。她把爸媽的內衣褲架拖到客廳在我們的面前展示,我倆看到米林師的花格子內褲斜斜掛著像菜乾,小尷尬,Asmita則鎮靜的說:「Nayantara我們大家都有穿衣服不需要這個,你把它拖到房間去!」


http://blog.roodo.com/formosans/archives/260683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

著作人